翻开呼和浩特的历史,绕不开盛乐这一页……
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豪放壮美的边塞文化、雄浑飘逸的边城文化,以及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
本网讯(图/白斯日古冷、文/张鑫、网页编辑/裴捷)为了让附校学子感受学校周边历史文化,培育人文素养,丰富精神生活,2018年8月24日下午,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盛乐实验学校在励学堂举行"品味鲜卑史韵,感悟盛乐文化"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在盛乐博物馆社教部从事博物馆讲解和社教工作的张倩茹同志。
讲座从“盛乐古城”“盛乐都城”“北魏文化”“盛乐时代”“平城时代”“洛阳时代”“北魏历史影响”七个板块对盛乐文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盛乐古城所处地区在两周至春秋时期为猃狁、北狄居住的“襄”地,战国时期属赵国的云中郡,汉为定襄郡成乐县,北魏时为盛乐都,唐代在此设立单于大都护府,辽代为丰州振武县,元代为振武城,明代属红城卫。
盛乐古城处中国北方农牧结合带这样一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其特殊历史意义。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盛乐时代为古代大沙漠以南的发展起了先头的作用。
盛乐文化是历经匈奴、鲜卑、突厥、契丹、蒙古、满等众多民族创造的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晶。它以民族融合与民族进步为主要内容,综合地理生态、人文历史、生产生活方式、民俗心理等,具有远古性、草原性,民族性、融合性等文化特征。
始终坚持民族融合与民族进步,坚持开放与包容,是盛乐文化给出的启示。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之根,是生生不息的灵魂与血脉,拓跋鲜卑以浩荡之势不断 迁徙和发展,兼纳远近,吞吐万汇,经过彻底的革新,将草原民族充满活力的气质融入华夏文明之躯,掀起汹涌澎湃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运动。回望拓跋鲜卑的历史,即是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历史,中华民族强劲的机体中始终流淌着拓跋鲜卑的血液,互相化育,生生不息。希望附校学子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优秀的中学生。